“同样是湄潭翠芽,这杯用紫砂壶泡过5次的芽叶依旧色泽纯正,鲜活度高,口感醇厚,普通的茶壶是没法比的”。张惠用一口地道的遵义口音流露出对紫砂壶的深情。
张惠是贵州遵义人,年少时远离故土到江苏宜兴,被宜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陶瓷文化吸引,1988年她与当地从事紫砂老壶收藏研究的吴新元喜结良缘,同时也开启了一段江苏紫砂壶书写贵州乡愁的艺术之路。
如今,用紫砂壶泡湄潭翠芽已渐髓入张惠的生活,“湄潭女人”的称呼正切此意。一步一步,从最初开始学习打泥条、划泥条、围泥条、拍身筒的简单技艺到现今炉火纯青包含众多贵州元素的紫砂壶工艺作品,这些都离不开她骨子里对壶的那份深情。
制壶讲究工艺与体力相结合,制作一把精致的紫砂壶需要的时间长达数月,光是一个壶嘴就需数小时的打磨。从打泥片到坯壶完工,许多不足都在日复一日的修制过程中发现并精心完善,这也正是张慧作为一个爱壶匠人所具有的韧性特质。
贵州茶是有“生命”、“干净”的茶,怎样去品出它的干净以及它的生命鲜活感?张慧向我们介绍到:“紫砂矿的软化特质赋予了紫砂壶与湄潭翠芽等贵州茶的冲泡口感,泡出来的茶不仅能保留芽叶的鲜活度,更能喝出它的纯甄原味,翠芽第一杯入口,很柔,第五杯入口,依旧很柔,第六杯......”。
品出干净的茶需要好茶壶。张慧设计出能泡原味柔感的“紫竹玉泉壶”寓意深刻,壶钮设计的树根高度正寓意着贵州的海拔高度,树根盘旋爬在云雾之中,云雾缭绕,寄人好心情。在贵山好水的熏陶下品茗,是送给品茶人的一份“山水情意”。
据她介绍,为了在这把茶壶中融入更多贵州元素,特地去了安顺考察,通过古茶树的根来设计茶钮,将包含贵州茶元素的古茶树根融入紫砂壶作品中,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家乡的文化,家乡的美。寄托乡愁在张惠的众多作品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打的每一根泥条开始就深藏家乡的“味道”。
与壶结缘,与壶为伴,张惠把壶与家的感情深深地融进紫砂壶的艺术世界里。27°里不仅包含了湄潭地理位置的“纬度”,更包含了她对这份茶壶事业深情的“匠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