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武夷岩茶是什么茶?水仙武夷岩茶特点及产地

发布时间: 茶叶定制 浏览 以下是AI文章

水仙武夷岩茶是什么茶?水仙武夷岩茶特点及产地。水仙茶作为一种上等茶叶,有很多种类,包括武夷水仙、闽南水仙、漳平水仙和凤凰水仙等。目前市场上最为出名的还是要属武夷水仙和凤凰水仙。武夷水仙茶是福建茶农创制的名茶,属于中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是福建乌龙茶类中的一种。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后来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

有关水仙茶的母树,据建阳县志记载:水仙茶是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县唯一茶树良种,清道光年间瓯宁县禾义里大湖(今建阳小湖镇大湖村)茶农苏氏到邻村祝墩村岩叉山砍柴,在山顶祝桃洞口发现一株茶树,并折枝插植成活,后以压条和茶枝育苗,并以制乌龙茶工艺采制,香奇特,品质优于其他品种。因“祝”字近似当地方言“水”,“祝桃仙”被演化成“水仙茶”,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在建阳小湖镇大湖村一个偏僻的山岗上生长着水仙茶的母树,母树高约2米,满树绿色葱葱,生机勃勃。树旁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水仙母树”四个大字,落款为“黄子峰1988年立”,黄子峰是民国时期水吉县议会议员,解放前在小湖有大片茶山和茶庄,1949年离开大陆,现定居澳门,他十分关心水仙茶母树的生长情况,1988年特地回乡看望水仙茶母树,发现当地为了开发桔子果树,将原来水仙茶母树的一片茶园开辟为桔子园,他及时留下了一株水仙茶母树,并在旁边竖碑告诫后人,要保护水仙茶茶种。

而建瓯县也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千年古茶都,在建瓯乡间随处可以见到古茶园遗址。这些古茶园遗址如珍珠一样散落在建瓯的各个乡镇。在建瓯南雅镇鲁口村对面的河岸上有一片散落的南路水仙茶树,其中有一株围径达60CM,据专家推证树龄在170年以上,是福建省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水仙茶树,可称得上是福建省内水仙树里的“母树”了;在建瓯云际山山腰云雾聚集处、千年古道下、有叶片长达17CM,树龄达150年以上的水仙古茶树(33棵)。据考证此为詹金圃茶园的遗址。在建瓯市东峰镇桂林村境内,有一片占地15亩160年以上历史的乌龙茶园。至今尚存的6090株的乌龙茶树,现已被福建省绿化委员会批准列入古树名木。

目前市面可见的武夷水仙主要分普通水仙、高枞水仙、老枞水仙,那么普通水仙、高枞水仙与老枞水仙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武夷水仙主要以资历划分,也就是按照茶树的年龄来划分的!越老的茶树,资历越高。

普通水仙是指生长在武夷山内,树龄小于30年的水仙茶树;

高枞水仙是指生长在武夷山内,树龄在30年和60年之间的水仙茶树;

老枞水仙是指生长在武夷山内,树龄不低于60年的水仙茶树。

假设老枞水仙按照60年为分界线来计算,那么,在1961年之前种植的水仙茶树,都可以被称之为老枞水仙。在1961年之后种植的水仙,被称之为高枞水仙。

那么,目前武夷水仙主要都分布在哪里呢?哪里的又比较出色呢?

与肉桂一样,水仙的优质产地主要也是在三坑两涧。

慧苑坑水仙

平时老岩茶客认为最好的老枞水仙是水帘洞老枞水仙和枫树窠老枞水仙,其实,鬼洞、水帘洞和枫树窠都属于慧苑坑范围内。慧苑坑水仙茶产量居三坑两涧之冠,品质也好。从鬼洞、鹰嘴岩、慧苑寺,一直到慧苑岩、枫树窠,生长着许多老枞水仙。慧苑坑峡谷深幽,终年水雾不断,使水仙茶树上长满了青苔树挂,绿油油。尤其是枫树窠水仙,更是岩上少有的百年老枞。慧苑坑东北是水帘洞,那也是一个老枞水仙的产地。慧苑坑西北是黄卦岩、卢秀峰、中厂岩和刘官寨。相对坑底,那里要高出几百米,由于日照,水仙茶更有阳刚气质。

牛栏坑水仙

我们通过上次讲解鬼肉的时候已经知道了牛栏坑的肉桂是最出名的,坑内大多种植的茶为肉桂。牛栏坑被夹在慧苑与大坑口之间,是三坑中最小的一峡谷(茶园面积只有几十亩)。但在牛栏坑东南山坡上东北的低洼地里,种植了少量的水仙茶。牛杭坑水仙茶园约5亩左右,树龄不长,却都是高枞,由于其特殊的环境赋予了它迥异于其他地方水仙的独特口感和香气。而且产量较少,也是市场上不可多得的。

大坑口水仙

大坑口位于牛栏坑南边。进入大坑口往前几百米,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块巨石,中间是弥勒石,岩前以整块巨石雕刻成一个巨大的弥勒菩萨像。弥勒左边是青石岩,右边是伏虎岩。青龙岩山窝里有一片高枞水仙,在每年的天心岩茶村斗茶赛上,这片水仙茶已多次获奖。大坑口水仙茶也不少,但是六十年以上的老枞却很少。

悟源涧水仙

从马头岩进入悟源涧,水仙茶茶园比比皆是。其中毛丝窠与弱丝窠也有成片的老枞水仙。再向西行,西南可以到达天游峰,那里的水仙十分茂盛。悟源涧水仙茶虽多,能称得上老枞也较少。

流香涧水仙

流香涧涧内由于众多的溪水汇集,峡谷中湿气极大,植被茂密,茶树长得格外绿油。许多老枞水仙掩弊在山坳里、密林中,水仙茶树上布满了青苔,显得苍劲古朴。

除了上述三坑二涧的水仙以外,正岩水仙中如竹窠老枞水仙、佛国岩水仙、九曲溪南水仙茶、九曲“双狮戏球”水仙、虎啸岩水仙、狮子峰岩茶村水仙等地也较有名,尤其是竹窠老枞水仙和佛国岩老枞水仙较为知名。

竹窠老枞水仙

竹窠茶园夹在慧苑坑和三仰峰之间,海拔高度290米至500米。茂盛的植被里布满着片片茶园,其中“罗秀”、“庙基”、“玉柱峰”、“茶子窠”、“上、下天阁”等茶园种植了肉桂、水仙、北斗、大红袍等品种茶。其中以竹窠老枞水仙最为知名。清代嘉庆年间(1813年),闽南人创立了泉苑茶庄,主营武夷岩茶。1918年,茶庄确定以武夷水仙为主打产品,号称泉苑“水仙种”。1920年前后,包下竹窠岩、碧石岩和弥陀岩等三个岩茶厂,年产水仙茶四百余箱,畅销海外。

莲花峰佛国岩老枞水仙

九曲溪北最北面从西往东是白云岩、莲花峰、弥陀岩和佛国岩,历史上这些地方都盛产水仙茶。

在莲花峰半山腰,有成片的水仙茶林,而在山顶岩下还有三棵百年老枞水仙。莲花峰是典型的沉积丹岩,土壤酸性较高,据茶书中记载认为这种土最适合茶树生长。

莲花峰往东南到弥陀岩,再向南就到了佛国岩。历史上这两处是出口水仙茶的大宗产地,海外老茶罐上标“佛国水仙”“弥陀水仙”的就有好几家茶庄。佛国岩前方不远处是青狮岩和水帘洞,这两处也出产优质水仙。

老枞水仙在众岩茶中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打破了岩茶颇为严苛的山场说,它就像是一位底蕴深厚的长老,只要亮出满身的青苔就足以秒杀全场。老枞水仙采日月之精华、取岩石之养分,加上自身储藏分泌的老树体味形成的独特“老枞味”,也是它鹤立于众岩中的“必杀技”, 这种滋味是岁月的馈赠,至于生长在哪似乎并不那么重要。比如讲赤石老枞水仙和樟树村水仙,虽然属于洲地茶,但一点也不输三坑二涧。

赤石老枞水仙:1953年,崇安茶场在赤石种植了18.8亩水仙茶。由于管理好,赤石一直是武夷水仙的高产冠军。武夷山茶业前辈姚月明为此付出了极大努力,留下大批水仙茶科研资料。

樟树村水仙:在武夷山风景区和武夷山市城区小武夷之间有一片开阔地,这里是武夷山的粮仓——樟树村。樟树村也是产茶区,这里有珍贵的百年老枞水仙,这些老枞水仙基本都被茶厂承包,据说价格都不菲。

我们喜欢喝岩茶的朋友都知道,武夷岩茶从古至今都是一种十分特殊而个性化又极强的商品,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茶,正岩、半岩与洲茶出产的在价格上会有天壤之别,一般老岩客讲究要喝正岩的茶,但从客观上来说,洲茶也有不少好茶,即使是三坑两涧的岩茶,如果制作不好有时还不如洲茶。但对于水仙来说,特别是老枞水仙我们就更不能简单的以地域论好坏了。

武夷山市除了岩上水仙茶和洲地水仙茶外,还有较大面积的高山水仙茶。所谓高山茶,是指在海拔高度800米或以上的茶园所产的茶。由于高山气候多变,雨雾浓密,早晚温差很大,成就了茶叶的优良品质。较为有名的武夷高山水仙有吴三地百年老枞水仙、竹坑棕香老枞水仙和桐木关高山水仙。

吴三地百年老枞水仙

吴三地是武夷山市洋庄乡净水溪村的一个自然村落,海拔1300米左右。吴三地的地质条件为土石相杂,按道理制作成的茶会有隐不掉的土腥气,但这里的老枞水仙确是个例外。吴三地的水仙不修不剪,所以植繁叶茂,树干粗达20厘米,树冠高达5至6米。吴三地的老枞水仙主要分布在山民的屋前房后的菜地茶园、原人民公社的集体茶园和部分山地茶园。其中,山地茶园由于水汽环境特别,茶叶品质最优,也最为难求。听说吴三地下洼村有一簇茶园,大约十五棵左右,密密麻麻绕生在一起,如同一片小森林,旁边有一条小溪和一个瀑布,构成了云蒸霞蔚的小气候,相当于茶树天天在洗桑拿,树干青苔四布宛若穿上厚厚的棉衣,制出的老枞水仙,茶汤入口即化,喉芳不绝,妙不可言,万元一斤亦要碰运气,因此,吴三地百年老枞水仙被众多资深老岩茶客奉为上上品。

桐木关高山水仙

桐木关出名的是正山小种,也产水仙茶,但数量不多,由于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种植的水仙,因此,到目前为止也基本上都是老枞和高枞水仙。这些水仙茶淹没在成片的奇种茶园间。由于桐木关正山堂的正山小种在红茶市场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桐木关的水仙茶一般也被制成了红茶,混在正山小种红茶里,让人无法分辨。

水仙茶叶外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三节色”明显;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正宗的老枞水仙茶不仅仅要有枞味,还必须要有岩韵,而且是岩韵和枞味惨杂在一起,既有朴实又有幽香,那种感觉喝下去,会让接下来的其他茶叶饮之无味。所以这种茶叶深受各大茶友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