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叶中的武夷岩茶属全国六大茶类(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之一的青茶类,俗称“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具有“三红七绿”(三分红边,七分绿)特点。经过焙火后绿腹红镶边的特点不明显了,乌龙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茶类,温性,无绿茶的苦涩、青味,也无全发酵的红茶的热性,对人体的作用有:生津止渴,提神醒酒、利尿解毒、消炎灭菌、清心明目、防蛀牙、助消化、降血压、防辐射、增强微血管的弹性,还可防癌、美容等。
乌龙茶
也有人称为青茶,一种独到、复杂而又讲究的工艺制成的特种茶,属半发酵茶,基本工艺过程是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成品茶特征以武夷岩茶为代表,叶瓣“三分红七分绿”,俗称“绿叶镶红边”,红的即为发酵的部分。它具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这种工艺于明末诞生于武夷山,先后传播至闽南、台湾、广东......广为我国东南、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茶侣所喜爱。
乌龙茶种类因茶树品种的特异性而形成各自独特的风味,因产地不同制作工艺的细微差别茶叶品质差异也会十分显著。
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保护申报委员会提出武夷岩茶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即武夷山市现行政区域范围内,分区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武夷岩茶按等级分为四大类,由好到差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其中最好的是正岩茶,最差的为外山茶,正岩茶处于景区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由于武夷山是自然与文化遗产,茶园不能使用农药、化肥,且在景区内要退茶还林,面积也越来越少,所以武夷茶的最珍品—-正岩茶越来越少了,这种茶是完全自然的,对人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武夷岩茶的初制工艺技术;1、采摘;2、萎凋;3、做青;4、杀青;5、揉捻;6、烘干。
武夷岩茶精制工艺技术:1、拣大的梗与黄片;2、分筛;3、复拣小的梗与黄片;4、拼堆;5、焙火、吃火。
成品茶最好的是大红袍,条形为条索形,色乌黑,焙透火功,香气高、厚,且令人舒服,具有焦火香,汤色橙黄到橙红,很耐泡,九泡有余香,回甘明显,岩韵显著。
品质第二的为名枞:香气高,汤色橙黄,也很耐泡,可泡七道以上,味道醇厚,回甘较显,岩韵较明显。
品质第三为肉桂:条索较紧,条形、色泽乌润,中等火功,香气显但不够厚,汤色橙黄,回甘尚显。
鹰嘴岩 武夷岩茶历史
武夷岩茶在我国茶叶发展晚上,谱写了十分重要和光辉的一页。武夷茶在南北朝时(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唐代成为士大夫上层贵族馈赠佳品,宋元两代入贡朝廷,盛极一时。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就于九曲溪畔设置御茶园。明代罢造龙团,改蒸青团茶为炒青散茶,随后又改制三红七绿的乌龙茶,即现在所称之岩茶。因而,武夷岩茶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十七世纪远销西欧,蜚声四海。